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这为缓解新冠疫情的流行趋势带来了希望。
此次先声药业与博鳌恒大国际医院合作引进该药物,经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博鳌恒大国际医院首次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此前,先声药业与Trilaciclib的研发公司G1 Therapeutics达成合作,获得了Trilaciclib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所有适应症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骨髓抑制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化疗药物减量或延迟给药,降低化疗的抗肿瘤效果。另一方面,这些措施本身附带额外风险,可能造成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骨髓是人体各类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制造中心,一旦活性被抑制,会造成血细胞不足,进而导致贫血、感染、自发性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是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上应对骨髓抑制的主要手段包括使用造血生长因子、输血(红细胞、血小板)等,但这些干预具有谱系特异性,只能特定作用于某一类血细胞。骨髓保护临床需求仍待满足目前大部分肿瘤治疗方案的基石仍然是化学治疗,但化疗的副作用问题较为突出。
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骨髓抑制问题尤为突出。此次临床应用不仅是该产品在国内患者人群中的一次尝试,也将为未来Trilaciclib用于更多中国患者提供真实世界证据。强大的定价能力,有限的GPO定价压力该行还指出,目前中国的公共医疗保险不包括体外受精治疗,IVF治疗采用了灵活的定价策略,价格在3-5万元之间,毛利率较高。
并且,2019年,公司在70家持牌机构处理了3万多次检测服务,相当于对18万多个胚胎进行了检测,这些胚胎均来自直接入院的患者和从其他无牌医院转诊的病例。公司凭借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NMPA批准的PGT产品,和创新的PGT产品线等优势,在未来两年内,将在中国的基因检测行业中享有先发优势,潜在的竞争对手可能在2022年才能获得批准。在竞争格局中,贝康医疗明显领先于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其PGT-A试剂盒是NMPA批准在中国商业销售的唯一PGT试剂产品,潜在的第二和第三方预计将分别于2022/2023年获得批准瞄准消化道肿瘤领域的大量未满足患者需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人数位居全球第一,达到457万人次,占全球新发癌症人数的23.7%。
挖潜脂质体技术平台,提升患者临床获益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胆固醇等脂质组分组成的、具有特殊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微型囊泡,其用作药物载体能够调节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具有提高药物的体内稳定性、延长药物滞留时间、提高肿瘤组织被动靶向能力、提高药效等临床优势。目前,绿叶制药已建成高度智慧化的脂质体生产线,拥有符合GMP要求的商业化生产车间,产业化能力持续提升。
不仅如此,LY01616的滴注剂量显著降低,减少现有制剂存在的毒副作用之余,有望使患者的静脉滴注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临床给药便利性。该项临床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单次及多次给药I / 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LY01616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PK特征和初步临床疗效。但该治疗方案在药效协同、给药时长等方面存在较大改善空间:伊立替康和氟尿嘧啶作为常规注射液组合给药后,二者在体内的比例迅速改变,从而影响联合化疗的药效,难以发挥最佳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已有体外细胞试验证实,当伊立替康和氟脲苷达到一定比例时,对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表现出协同抗肿瘤作用。
公司致力于脂质体药物和前瞻性的LNP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包括:脂质体药物及其载药技术、核酸药物及其载药技术、LNP磷脂类载体材料技术、中试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等。临床前各项试验证实:LY01616给药后,伊立替康和氟脲苷两种药物将在体内长时间维持稳定的协同比例,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提升疗效。该治疗方案的滴注时间长达46-48小时,易增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有望改善药效难协同、给药时间长的临床痛点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伊立替康与氟尿嘧啶的联合化疗是晚期结直肠癌的首选方案之一。
基于上述大量未满足的患者需求及LY01616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的积极结果,此项临床研究将进一步评价LY01616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PK特征和初步临床疗效。国内首个复方脂质体创新制剂完成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2021-04-30 12:03 · angus 有望改善药效难协同、给药时间长的临床痛点 4月29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创新制剂——盐酸伊立替康氟脲苷脂质体注射液(LY01616)已完成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针对上述亟待解决的临床痛点,LY01616将盐酸伊立替康和氟脲苷共同包载于脂质体创新制剂中。作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复方脂质体,LY01616制备技术要求高,工艺难度大,目前全球尚无同活性物质组合的产品上市,显示出绿叶制药凭借其平台核心优势,在复方脂质体的研发和制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LY01616能够以特定协同比例将伊立替康和氟脲苷共同包载于复方脂质体中。此外,公司另有包括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混悬注射液等多个在研项目。该技术平台的首个创新成果——力扑素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紫杉醇脂质体产品。绿叶制药长期聚焦脂质体与靶向给药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新发病率前5的肿瘤中,包括结直肠癌、胃癌、肝癌3大消化道肿瘤,新发病例数分别为56万人、48万人、41万人不仅仅是降糖效果,司美格鲁肽也被证明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相比安慰剂,该产品能够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达26%,显著降低非致死性卒中风险达39%。
司美格鲁肽是一款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机制促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大幅改善,并且低血糖风险较低。一周给药一次,诺和诺德糖尿病新药诺和泰®在华获批 2021-04-30 11:42 · angus 每周皮下注射一次,辅助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
近年来,降糖效果显著、兼具多重获益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A)在各大指南中的地位逐渐攀升。在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1.298亿,其中仅有15.8%血糖控制达标,随之而来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疾病负担。
据悉,司美格鲁肽已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等52 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诺和诺德也正在探索司美格鲁肽不同剂量在更多疾病方面的应用,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肥胖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国内外指南均一致明确GLP-1 RA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地位。
参考资料:诺和诺德微信公众号。4月29日,诺和诺德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旗下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用于每周皮下注射一次,辅助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正因如此,司美格鲁肽于2020年1月被FDA批准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目前,诺和诺德针对司美格鲁肽周制剂进行的SUSTAIN系列临床研究项目已完成11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纳入了11,000余名患者,其中包括605例中国患者,结果显示,无论单药应用还是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或基础胰岛素,司美格鲁肽均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最高降幅达1.8%。
在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中,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后,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高达86.1%,表现出良好的降糖疗效一周给药一次,诺和诺德糖尿病新药诺和泰®在华获批 2021-04-30 11:42 · angus 每周皮下注射一次,辅助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
正因如此,司美格鲁肽于2020年1月被FDA批准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国内外指南均一致明确GLP-1 RA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地位。
目前,诺和诺德针对司美格鲁肽周制剂进行的SUSTAIN系列临床研究项目已完成11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纳入了11,000余名患者,其中包括605例中国患者,结果显示,无论单药应用还是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或基础胰岛素,司美格鲁肽均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最高降幅达1.8%。司美格鲁肽是一款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机制促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大幅改善,并且低血糖风险较低。
在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中,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后,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高达86.1%,表现出良好的降糖疗效。4月29日,诺和诺德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旗下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用于每周皮下注射一次,辅助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参考资料:诺和诺德微信公众号。据悉,司美格鲁肽已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等52 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诺和诺德也正在探索司美格鲁肽不同剂量在更多疾病方面的应用,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肥胖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
在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1.298亿,其中仅有15.8%血糖控制达标,随之而来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疾病负担。不仅仅是降糖效果,司美格鲁肽也被证明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相比安慰剂,该产品能够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达26%,显著降低非致死性卒中风险达39%。
近年来,降糖效果显著、兼具多重获益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A)在各大指南中的地位逐渐攀升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恒瑞注射用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已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受理号为CXSS2000045,这是卡瑞利珠单抗获批的第5项适应症。
在9.2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后,156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44人(28.2%,95% CI:21.3-36.0)患者获得了IRC评估的客观缓解,包括1例完全缓解和43例部分缓解(PR),12个月DoR率为53.7% (95% CI:30.9-72.0)。在国内D-1/L1治疗鼻咽癌适应症方面,恒瑞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君实生物。
顶: 8踩: 8
评论专区